臣服

  臣服」是最近一段日子,我大兒子一而再、再而三提倡的理論。
  從開始依稀了解,到後來大致明白,最終完全同意。
 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臣服過程。
  不過,真正的臣服理論沒有那麼簡單。
  那是一種心境的轉變,需要時間慢慢培養,由內而外,終而造成外在行為與內在心境都出現變化。
  至於什麼是臣服理論?它在生活中又扮演什麼角色──我不多講,以下轉貼我大兒子的一篇文章。
  文章雖長,讀起來卻不枯燥,希望你會喜歡。

《一場臣服的冒險》作者:黃新

  應朋友的邀請,在上週(4/29–4/30)參加了NASA駭客松台北站(黃河註:NASA是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,「駭客松台北站」是NASA在台北舉辦的一場程式或短片設計競賽)。本來以為這會是一場充滿程式與汗臭的崩潰營隊,但沒想到卻是一場頗富哲思的心靈臣服之旅。因為實在是太妙的經驗了,於是決定要記錄下來,和大家分享。

「臣服」的概念
  我接觸到臣服(Surrender)是在《臣服實驗》這本書,主要在講放下自我內心的批評,很多事情我們其實也無法掌握,就讓事情自然發生就好。摘錄作者米奇(Michael A. Singer)的一段話:

  生命很少以我們希望的方式開展。生命的範圍是全宇宙的。形成我們周遭生命之流的過程並非在我們出生時才開始,也不會在我們死的時候停止。任何時候顯化我們眼前的一切,其實真的非常了不起,那是各種力量在數十億年間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。對於正在周遭展現的事物,我們連一丁點影響力都沒有,但我們還是一直走來走去,試圖控制和決定發生在生命裡的大小事,無怪乎我們會這麼緊張、焦慮和恐懼。
  如果我們尊重生命之流,並運用自由意志來參與它展現的一切,而不是與之對抗,會發生什麼?呈現出來的生活品質會是什麼面貌?會僅僅是毫無順序或意義的偶發事件集合,或者,在宇宙其他部分呈現的完美程式與意義,會同樣展現在我們周遭的日常生活中?

  其實有點像是東方「船到橋頭自然直」或「天無絕人之路」的概念。既然很多事情的發生,我們根本無法控制,那我們何必焦慮呢?書中米奇分享了他長達40年的「臣服實驗」,看看順應生命之流會帶給他什麼。
  而我最近也常為許多事情感到焦慮,前陣子一度有情緒的低潮。後來接觸這本書,於是決定我也要來臣服一下試試看,而上週的NASA駭客松就是我一趟實際的臣服之旅。走完這趟臣服之旅,我只覺得……,生命真的是非常奇妙!

駭客松的邀約
  大概一個月前,一個朋友找我參加今年2017NASA駭客松。一直以來我都很想要參加駭客松,而且這次是NASA主辦的駭客松,感覺超酷的!但這時內心就出現擔憂:「要用NASA的太空資料耶,那些科學知識我根本不懂啊,感覺超難的,去了什麼都不會感覺超丟臉,還是算了吧!」
  不過前幾天才剛看完《臣服實驗》,剛好在心中決定要試著臣服看看。因此決定放下心中多餘的憂慮和批評,順應生命就好。反正也一直蠻想參加駭客松,不會就算了,說不定隊友很罩,有人找就去去看吧!

鬆散的團隊
  印象中之前朋友參加駭客松,都會預先討論好企劃內容,畢竟當場是要實作東西的,事前當然要準備一下。接者我們就開始約見面,但可能剛好碰上期中考,其他成員們又有很多報告要寫,因此怎麼都約不成。這時候我內心的批評又出現了:「這群人不知道在幹嘛,到底有沒有心參賽啊?乾脆退出好了!」
  但再想起臣服這件事。或許比賽不是重點,而是生命想帶我認識某些人,或是想教我使用NASA的資料,說不定在未來可以用上。好吧,就去沾沾水也好,去感受一下駭客松的氛圍也不錯,至少就參加過駭客松了,而且說不定能看到有趣的作品呢。
  於是後來就放棄任何的價值判斷與批評,不抱著任何的想法,輕輕鬆鬆去參加駭客松。

共同興趣是哲學!?
  到了駭客松和大家碰面時,才發現我們這組很「不科學」,只有一位略懂地球科學,另外兩位是廣電背景(然後有一位臨時決定棄賽不來了)。而且最妙的是,她們的共同興趣是哲學,她們都是「哲學星期五」(黃河註:一個社團組織)的志工。
  這時已經開始覺得生命很神奇,哲學這類的知識是我在接觸《臣服實驗》後才開始感興趣。而就在我開始感興趣時,生命就帶我認識這些人。說不定駭客松真的不是重點,就是要帶我認識她們而已。

不科學的比賽題目
  接著我們一起去吃早餐,一邊研究比賽的題目。對於題目,其實我心中一直很焦慮。畢竟一般駭客松多以程式開發為主,但不知道像我們這樣的團隊,到底可以做些什麼……
  結果發現今年駭客松的題目蠻特別的,除了常見的程式、資料分析題目以外,也有很多完全不用寫程式的題目。比如說有一題叫「晚餐吃什麼」,要設計出有利於環境永續發展的食譜;或是「小空間,大創意」,要設計出在火星任務中,適合研究人員居住的小屋。後來我們選的題目是「地球超級酷」(Earth is Cool),要製作一支影片,來呈現地球是多麼特別的存在。
  接著我們討論腳本,彼此分享了一些我們喜歡的影片。像是TED-Ed《沒人知道答案的問題》,講到現在科學家對宇宙的猜測,說我們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(因為無法證實,所以只是假說的一種)。我很喜歡這部影片思考問題的方式,比較不科學,而充滿想像力(反正這些問題目前無法證實)
  另外我們也很喜歡得獎短片《Plug & Play》這樣的動畫風格,和隱晦的表現手法。是說當初我自己看的時候,美學經驗不足,沒什麼想法。但想不到夥伴們都很喜歡,還很激烈地討論這部影片到底想說什麼。真的是有趣的隊友。
  根據我們喜歡的影片,我們決定「地球超級酷」要以愛為主軸,從外星人的視角來切入,再加上稍微隱晦的表現手法。於是我們想到一個有點挑釁的劇本:「地球毀滅了,整個地球的記憶凝聚起來,變成了一張CD之類的東西(類似電影《Lucy》的概念)。這時候有個外星人來了,拿出MacBook開始播放這張地球的記憶。外星人看著畫面……,露出驚訝的表情……,然後就結束了。」
  這種手法感覺雖然有點胡鬧,但其實當代藝術中還蠻常見的。感覺就有點像是把「地球超級酷」這個題目丟給觀眾思考,藉由外星人驚訝的表情,觀眾內心就會想像「他看到了什麼?」,然後再腦中形成他覺得「地球很酷」的理由。
  不過我們覺得在駭客松做這種影片還是太冒險了,應該不會有人理解。所以我們還是決定把「地球的記憶」的實際內容做出來。

製作過程:不知道自己要幹嘛
  在製作階段,有人負責畫圖,有人負責編輯動畫,而我完全不知道要幹嘛,心裡突然又有些焦慮。不過既然都來到這裡,就自己找些事情做吧!於是我就開始自己研究NASA Open Data,看看用程式可以撈到些什麼資料,然後也找找可以用到的音樂等。
 

  這張圖是4/29當天NASA拍到的圖,這是NASAEPIC開放資料,後來有用在影片中。有興趣可以查看《NASAEPIC資料網站》。

  我們小組的氛圍真的是挺輕鬆的,大概組員們都是些不喜歡緊迫生活的人吧(不像我常常關在家裡寫程式,嗚嗚……)。所以做沒多久,就被大家抓去散步。那天下午陽光很溫暖,台大的校園很美,我們邊走邊聊了一些關於生活和冥想的話題。
  後來一起工作到午夜,大概該有的動畫片段、照片素材都準備好了。大家都不想在會場過夜,討論後就決定由我先剪片,然後隔天再由她們到現場來簡報。
  但這個比賽其實還有所謂的初審。初審會先篩掉完成度不足的組別,通過初審才能上台簡報,才有被評審的機會。其實這時小組氣勢蠻低迷的,覺得應該連初審都沒機會過,大家還在講說乾脆不要剪了,好好睡覺比較重要。但想說都走到這一步了,還是堅持一下吧,雖然很可能初審都不會過,但我自己還蠻想把這部片剪完的。以前在美術館看到這種作品,都覺得很無聊、看不懂。但這次我要自己做這種「好像看不懂在幹嘛」的影片,反而覺得有點興奮。

  成果影片「Ear this Cool……, is it?
      

  我回家剪到大概早上7點以後,寄給組員們我就去睡覺了。後來組員們起床看到影片,又再重新剪輯了一下。這個經驗對我來說也蠻妙的,因為我們並沒有很詳細的腳本,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。組員居然可以針對我的東西再剪輯,表示我們的想法真的有通。雖然影片很抽象,但我們彼此都能看得懂。
  影片大致的劇情就像前面說的:地球毀滅了,關於地球的回憶凝聚成一團能量,某天有外星人來觸摸這團能量,然後看到地球的回憶。而地球的回憶片段大致上依循地球的歷史,從地貌生成、到海底生物出現、陸地生物出現,然後人類出現、科技發展、戰爭、演變到現代社會,並且用「愛」去貫穿整個時間軸(即使是戰爭,也是人類展現對「國家的愛」,至少我是這麼想的)。在音樂上也做出對比,外星人是處在太空,音樂是NASA在太空錄到的比較「無生命」的雜音,而地球的回憶片段則用比較「有生命」的旋律。總體來說,人類的「靈性」就是我們認為地球最獨特的地方。

駭客松比賽結果

  後來我一覺睡到下午兩點,醒來只看到隊友們回報說,通過初審了!有點驚喜之餘,就決定還是來駭客松會場一起看看。我抵達時隊友們也簡報完了,聽說簡報完評審們面無表情,還問了「妳們的東西跟NASA之間的關聯是什麼?」之類的問題。然後隊友好像回答說,NASA的精神是探索未知的事物什麼之類的,我也記不太清楚,總之回答得很好。
  然後我們就一起在會場等待,最後的結果真的讓人又驚又喜。

獲獎留影(不必註明誰是我大兒子吧)
  我們不只得獎,還得了兩個獎!謝謝「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」與「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」,這真的給我們很大的鼓勵。能知道我們做的東西有人能懂,實在非常令人感動。

一場順應生命之流的冒險

  雖然最後是因為得獎,幫比賽劃下了完美的句點。但因為我們得失心都不重,所以即使沒得獎,這整個過程還是蠻愉快的。這整趟旅程對我而言,真的是很奇妙的體驗。我最近開始接觸哲學和冥想,也對比較抽象的藝術有點興趣,然後機緣就帶我認識了這樣的一群人,還一起做了以前我不可能做出來的作品。
  從朋友邀請、團隊討論,到實際比賽的每個階段,我的心中無時無刻都在價值判斷。我可能因為NASA資料太難,沒有勇氣出賽;可能因為隊友太忙碌,覺得很瞎而退賽;也很可能因為太在意得失,硬要做隊友們不熟悉的程式題目,而導致結果不好。要是我沒有放下這些心中的批判,這整件美好的事情就不會發生。
  看到這邊,你可能會覺得我根本在鼓吹「不要準備」的僥倖心態,或是在鼓勵大家當YES MAN,什麼事情都答應。但事實上「臣服」的重點不在此,臣服不是「被動」或「自我放逐」。臣服的重點在心態,有些事情你明知很重要,那當然就要事先準備。但對於那些「你無法掌控」、「已經發生的事情」(比如說大家都沒空討論),就抱持一種船到橋頭自然直就好,不要對結果太在意,就當作是生命需要你出現在其他的地方。
  去年我其實也經歷了一段很糟糕的衝突,整個人身心靈都陷入一種焦慮跟低潮。但也因此,後來認識了叮叮咚這群人。在這裡我閱讀了很多新的書、認識新的人、鑽研新的知識,也寫了很多文章,這些都是以前我根本無法想像的。就像臣服在說的,說不定生命的所有事件都有其目的,是要帶你走到另一個地方。
  因此,對所有事情都保持平常心就好。即使結果不好,內心仍然保持平靜,不要影響到生活。工作的成敗不會是人生的全部,隨時都放開心胸,就能夠活得很自在,然後滿心期待各種新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