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處理心情, 再處理事情


  我自認個性開朗,很少生氣。可是,每次生氣,總會做出讓自己事後後悔的事,或是說出讓自己後悔的話。
  每後悔一次,我就會暗自檢討一次,希望下次生氣的時候不要做決定、不要講傷人的話。
  人在生氣的時候多半會失去理智。沒有理智,行為便完全受心情所控制,當場做出的決定、採取的行動、脫口而出的話,十之八、九事後會後悔。
  想要不後悔,採取行動時就不要生氣。
  想要不生氣,或是說不要輕易生氣,並不容易。
  其實,你不妨靜心想一想,你為什麼生氣?
  大部分是因為某個人做出什麼讓你不滿意的事。總之,錯在別人,不在你自己(假如錯在自己,應該懊惱,而不是生氣)。
  別人犯錯,你生氣──你付出的代價是什麼?
  根據醫學研究報導,人在憤怒時,血管會瞬間收縮百分之四十。
  血管的寬窄決定血液流通的順暢程度。
  血液流不流通對健康有多大的影響呢?
  血液流通才能帶給細胞養分,並帶走毒素。血液流通不良是許多疾病最根本的病因。現今許多和健康有關的活動都在促進血液循環,例如按摩、足浴、捏手指、擊掌、拍頭……,都是希望血液能夠流通到身體的「末端」(手、足、頭)。只要血液能夠到達末端,必然會經過身體的每一部分,健康也就可以確保。
  生氣的瞬間血管收縮百分之四十──這是多大的付出?
  為了避免血管堵塞、血液中有害成分濃度太高,健康專家告誡我們這個不要吃、那個不要吃……,一大堆的限制,往往讓我們吃起「喜歡吃的食物」都有罪惡感。假如完全不忌口,什麼啤酒、炸雞、薯條、紅燒五花肉、起司、奶油、蛋糕、巧克力、爆玉米花……,想吃什麼就吃什麼。你知道一年放開心情、盡情吃喝的結果,會造成血管百分之幾的堵塞嗎?
  百分之二。
  再想一下──別人犯錯,你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情,瞬間血壓上升所付出的代價,是你努力控制飲食二十年所得到的健康。
  別人犯錯,卻要你付出二十年的健康做為代價──你為什麼要那麼傻呢? 
  


  聰明一點,不要輕易生氣。
  可惜,人的心情不是那麼容易控制。或是說,它根本無法控制。如何在生氣的當口不做出事後讓自己後悔的事呢?
  後來聽到一句話──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──聽得我拍案叫好!
  的確說得好──不要在憤怒的時候試圖處理事情,而是應先處理心情。
  可是,再冷靜想想,憤怒之際要如何處理心情?
  就是因為憤怒,所以才無法控制心情。假如能夠控制心情,那種心理狀態還能稱做憤怒嗎?
  再者,在憤怒的狀態下能夠控制心情的人,何需跟他講「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」的道理?
  先處理心情,再處理事情,是針對那群沒有辦法在憤怒之際控制心情的人。
  憤怒之際無法「控制」自己的心情,要如何「處理」心情──我反覆思索這個問題,也努力在憤怒的時候處理自己的心情。經年累月我終於領悟,生氣時處理心情最好的方法,其實是「不去處理」。
  不去處理就是翻身調頭就走,不要去面對那件讓你生氣的事。找一個能夠讓你冷靜下來的地方,做一些不讓腦袋瓜「繼續想那件事」的事情。例如到郊外走一走,看看遠山綠水,呼吸新鮮的空氣。或是在車水馬龍的街頭四處閒逛,讓五花八門的景象填滿你的視線。或是回到書房、臥室,放鬆全身平躺下來,打開音響,一邊聆聽柔和的音樂,一邊閉眼深呼吸……,反反覆覆地深呼吸。不管怎麼做,一直要等到氣消了,心情平靜了(不管需要多少時日),再回頭思索那件讓你生氣的事。
 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,勸告父母生氣的時候不要打小孩;事後冷靜下來如果覺得還是該打,再平靜地告訴他犯了什麼錯,應該接受什麼處分。
  生氣的時候不去面對、調頭就走,不代表你退卻、懦弱、畏懼、逃避現實,而是要冷靜下來,用理智的心情去思索你下一步該怎麼辦?
  唯有冷靜,才能理智,思索出的應對方法事後才不容易後悔,也才會勇往直前,毅然決然地執行。
  年輕時聽過「冷靜的憤怒是回火的鋼」,當時不明白這句話的真義。等到年紀大了,人生經驗豐富了,深深感覺這句話是金玉良言。
  看過傳統鐵匠錘鍊鋼鐵的過程嗎?
  師傅把鐵棒放入熾熱的炭火中,燒到赤紅,拿出來用鐵鎚直接捶打,鐵棒能夠堅挺而不彎曲?
  可是,如果把赤紅的鐵棒插入冰水之中,「嗤」一聲,鐵棒的顏色變成黑色,再拿鐵鎚捶打,還可能打彎嗎?
  人在憤怒時面紅耳赤,不就像赤紅的鐵棒?這時候做的任何決定都耐不住時日的敲打。假如能夠冷靜下來,把熾熱的心放入冰水之中,而後再做出理智的決定,不管時日多久,千錘百鍊也打不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