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才與選才


  最近一年,我在C集團從事教育訓練的工作。
  訓練是規範學生的外在。好比說立正、稍息、吃飯坐姿、起床整理內務……,不管學生心中怎麼想,外在行為必須符合學校的規定。
  至於教育,是希望學生發自內心地改變觀念和思想,進而影響他的外在行為。例如培養文明的生活習慣,建立樂觀的人生觀……,最終目的是讓他成為一個奉公守法又積極進取的員工。
  從事這些工作讓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,感受也越來越強烈──育才的效果有限!
  什麼樣的人,似乎就是什麼樣的人。無論如何苦口婆心,也不管說得如何娓娓動聽,甚至他聽得感動莫名。可是,幾週一過……,他,還是他!
  能夠從別人的口述資訊中得到深刻教訓的是第一等人。
 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第一等人。
  不是他們笨,而是人生必須自己走過、經驗過,才算數;別人怎麼教,成效都有限。
  也因為如此,育才的效果有限。
  想要舉薦人才,重點在選才,也就是發掘人才。
  也不能說育才完全沒有效果。只是培育人才這件事,選才占八分,育才只占兩分。
  而且,還得仰望老師有非常的說服能力。否則,連這兩分也難求!
 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學生,秉性已定、積習難改,你苦口婆心勸他的同時,他反而認為應該改的是你。
  中國有句古諺──三歲看到大,七歲看到老;雖然有點誇張,但多少有幾分道理。
  用人方面,我越來越強調「找對人做事」重於「找人做對事」。
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能力。找到適合這工作的人(對人),是做事成敗的第一關鍵。
  若能用「對人」,就不必花很大的心思,只要適時指導一下,所有事情幾乎都做得妥妥當當。
  反之,如果這個人不適合這個工作,就必須時時盯著他,教導他如何把這件工作做好(做對事)。然而不管如何用心、如何教導,因為他不適合這個工作,終究有一天會捅個大漏子。
  找對人做事是選才。
  找人做對事是育才(必須不停地教育他)。
  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是識人、用人。我在《知,知時,知人》這篇文章強調過這點。這裡補充一個小故事,加強讀者印象。
  以識人而聞名的歷史人物,首推清末名將曾國藩。
  據說曾國藩為人嚴肅威武,臉上有一對帶有稜角的三角眼。和客人第一次見面時,必定注視著客人而不說話,常常看得別人大汗淋漓。
  有一次,李鴻章向曾國藩舉薦三個人,希望曾國藩能分派適當的職務給他們。李鴻章去的時候,不巧曾國藩外出散步,於是示意三個人在廳外等候。
  曾國藩散步回來,李鴻章說明來意,並請求曾國藩和他們談一談,以便考察三個人的能力,再按他們的能力、人品、學識,安排適當的職務。
  卻不料,曾國藩搖了搖頭說:「不必了。面向廳門,站在左邊那位是個忠厚的人,辦事小心,讓人放心,可以做後勤供應之類的工作。中間那位,是個陽奉陰違、兩面三刀的人,不值得信任,只能做一些無足輕重的工作。至於右邊那位,是個可獨當一面的將才,將來作為不小,應予重用。」
  李鴻章大吃一驚,問曾國藩何以這麼評論?
  曾國藩笑笑道:「剛才散步回來,和那三個人錯身而過。左邊那人低頭不敢仰視,可見是位老實、小心謹慎的人,因此適合做後勤工作一類的事情。中間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,等我走過之後就左顧右盼,可見是個表裡不一、陽奉陰違的人,因此不可重用。右邊的那位始終挺拔而立,如一根棟梁,雙目正視前方,不卑不亢,是大將之才。」
  曾國藩說的那位「大將之才」便是淮軍勇將,後來擔任臺灣巡撫的劉銘傳。
  「一面識人」的故事把曾國藩說得神了點。不過,再想想他說的那些話,確實有幾分道理。
  過去我不曾從事選人的工作(在軍中,派誰到你單位就用誰,沒有選擇),直到去年進C集團,為了選學校的輔導員,才初次有選人的經驗。
  當了解未來的工作性質,我腦海直覺跳出一張面孔──L君。
  可惜,L對這工作沒興趣。
  接下來幾個星期我和三十多個候選人面談,各談了一個小時左右。這才發覺,別說是一面識人,想要從一個小時的談話決定某人適不適合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  或是更正確地說,他們之中沒幾個能夠給我足夠的信心。
  最後,我不得不回頭找L。
  經過各種誘導、勸說,好不容易他才點頭同意。
  所幸,L果然勝任這工作。同仁喜歡他,他自己也幹得有聲有色,很有成就感。
  我雖然無法一面識人,但是對相處一段時間的朋友──這個人能做什麼事、不能做什麼事,卻有非常強烈的主觀意識。
  這一年,我教的學生越多就越肯定,找對人做事(選才)遠比找人做對事(育才)要來得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