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這一生所有認識的人之中,可曾遇見一個天才?
我有,國中同學。但是在當時,我不單不覺得他是天才,反而覺得他有點木納。直到二十多年以後曉得他的成就,再回想國中時他的一言一行,這才恍然大悟──原來那就是天才!
先不說他是誰,只談談他在學生時代的形象。
國中時我外向、好動、話多,經常和同學打鬧玩笑,三年同窗下來,和我講不上十句話的寥寥可數,這位天才是其中之一。在我的印象之中,他的學業成績殿後,個性內向寡言,對什麼都沒興趣,也看不出他有什麼知心朋友,即使下課,大部分時間也坐在座位上,一個人低著頭在書本或筆記本上胡畫一通。
再說得清楚一點,他什麼都不會,什麼也都不喜歡,生命之中好像只有一件工作──畫畫!
到今天,他的面容我幾乎都要忘了,卻還能清楚地記得他埋首桌前畫畫的身影──藍色的夾克、有點弓起的背脊、短而卷的頭髮──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。
他是誰?
他是今天紅遍日本的漫畫家鄭問。
我有,國中同學。但是在當時,我不單不覺得他是天才,反而覺得他有點木納。直到二十多年以後曉得他的成就,再回想國中時他的一言一行,這才恍然大悟──原來那就是天才!
先不說他是誰,只談談他在學生時代的形象。
國中時我外向、好動、話多,經常和同學打鬧玩笑,三年同窗下來,和我講不上十句話的寥寥可數,這位天才是其中之一。在我的印象之中,他的學業成績殿後,個性內向寡言,對什麼都沒興趣,也看不出他有什麼知心朋友,即使下課,大部分時間也坐在座位上,一個人低著頭在書本或筆記本上胡畫一通。
再說得清楚一點,他什麼都不會,什麼也都不喜歡,生命之中好像只有一件工作──畫畫!
到今天,他的面容我幾乎都要忘了,卻還能清楚地記得他埋首桌前畫畫的身影──藍色的夾克、有點弓起的背脊、短而卷的頭髮──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。
他是誰?
他是今天紅遍日本的漫畫家鄭問。
介紹完鄭問,現在可以談一談什麼是天才?
天才就某些觀點來看,可能是白癡。因為在其他方面,他是徹頭徹尾沒興趣,唯獨對某一件事格外感到興趣,而且這興趣不是一時的激情,是即使時時做、天天做、年年做,永遠也不會煩、不會累。
談到天才,直覺讓我聯想到愛因斯坦──舉世公認的第一天才。試看下面這篇與愛因斯坦有關的報導:
根據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柯恩‧巴倫的研究,愛因斯坦患了溫和的自閉症。這種自閉症的學名是亞斯柏格症候群,徵候是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「過於專注」,而在與人溝通及社交活動方面「頗有困難」。換言之,當一個人專心做他自己感興趣的事,以致很少或不懂得與人交往,就是溫和自閉症的患者。
會不會所有天才都是「溫和自閉症」的患者呢?
世界知名小說家史蒂芬.金在《我的作家生涯》乙書中對天分做了非常好的註解:
天分會促使你反覆不停地練習。當你發現自己有某方面的天分,你會為此練習到指頭流血、眼睛脫窗,每次練習都像一場完美的演出,就算沒人欣賞,也會全力以赴、樂此不疲。
沒錯,天分的第一徵候不是做得比別人好,而是能持續不停地做,而且樂在其中。
以前我不了解,現在敢打包票,說一個人「多才多藝」的另一個含意就是他不是天才。
沒有一個天才能夠不依靠「持續不停地練習」成為天才。
我為人父母,對於子女的教育有一個簡單的想法──小孩除了正常課業之外,可能補充的學習課程大體上分為「必須學」與「按興趣學」。
所謂必須學,就我的觀點,只有英文、電腦兩科;因為這兩項知識是未來謀生的基本工具,不管小孩喜歡不喜歡,都要學,沒有選擇。而學習的方式,英文是進補習班,電腦是給他一台專屬電腦。除此之外,離開學校的才藝學識,什麼繪畫、鋼琴、小提琴、芭蕾……,全得按興趣學。
天才就某些觀點來看,可能是白癡。因為在其他方面,他是徹頭徹尾沒興趣,唯獨對某一件事格外感到興趣,而且這興趣不是一時的激情,是即使時時做、天天做、年年做,永遠也不會煩、不會累。
談到天才,直覺讓我聯想到愛因斯坦──舉世公認的第一天才。試看下面這篇與愛因斯坦有關的報導:
根據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柯恩‧巴倫的研究,愛因斯坦患了溫和的自閉症。這種自閉症的學名是亞斯柏格症候群,徵候是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「過於專注」,而在與人溝通及社交活動方面「頗有困難」。換言之,當一個人專心做他自己感興趣的事,以致很少或不懂得與人交往,就是溫和自閉症的患者。
會不會所有天才都是「溫和自閉症」的患者呢?
世界知名小說家史蒂芬.金在《我的作家生涯》乙書中對天分做了非常好的註解:
天分會促使你反覆不停地練習。當你發現自己有某方面的天分,你會為此練習到指頭流血、眼睛脫窗,每次練習都像一場完美的演出,就算沒人欣賞,也會全力以赴、樂此不疲。
沒錯,天分的第一徵候不是做得比別人好,而是能持續不停地做,而且樂在其中。
以前我不了解,現在敢打包票,說一個人「多才多藝」的另一個含意就是他不是天才。
沒有一個天才能夠不依靠「持續不停地練習」成為天才。
我為人父母,對於子女的教育有一個簡單的想法──小孩除了正常課業之外,可能補充的學習課程大體上分為「必須學」與「按興趣學」。
所謂必須學,就我的觀點,只有英文、電腦兩科;因為這兩項知識是未來謀生的基本工具,不管小孩喜歡不喜歡,都要學,沒有選擇。而學習的方式,英文是進補習班,電腦是給他一台專屬電腦。除此之外,離開學校的才藝學識,什麼繪畫、鋼琴、小提琴、芭蕾……,全得按興趣學。
沒有興趣,就不要逼他學。
如何判斷有沒有興趣?
注意觀察他在補習課堂以外,有沒有「主動」、「樂在其中」地練習?倘若沒有,就證明他沒有這方面的興趣,也就是沒有天分。
現在小孩的課業已經夠繁重,饒了他吧,對於沒有興趣的東西,管他是什麼,統統不要逼他學。如何判斷有沒有興趣?
注意觀察他在補習課堂以外,有沒有「主動」、「樂在其中」地練習?倘若沒有,就證明他沒有這方面的興趣,也就是沒有天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