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常打乒乓球,也常看到鄰桌的一位教練教導他的學生打球。
他是私人教練,計時收費,據我了解,每小時要價台幣一千元。
可能是收費不低,所以教練頗為盡職,他的學生只有一位,年齡約八、九歲。
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,我十分肯定這位學生毫無學習意願。因為每次打球他都是面無表情,動作懶洋洋。
我實在不明白,假如不喜歡打球,為什麼要花錢請教練?
當然,我也看得出來,不是這位學生自己想學,而是他母親的要求。
每次練球時他母親都會陪同而來。此外還有一個弟弟,大約年輕兩、三歲,或許因為年紀太小,所以沒有跟著哥哥一起學習。
不過這位弟弟充分表達了對乒乓球的愛好。
每次哥哥練球,弟弟便跑前跑後幫忙撿球,偶爾還拿起球拍自己胡亂揮幾下。
從弟弟的表現我明白,喜歡打球是人的天性。
打球是一種遊戲。
哪個小孩天生不喜歡遊戲?
我相信弟弟的意願不僅我看得出來,他母親也看得出來。
大約一個多月以前,每天一個小時的教球時間分成兩段,前半小時哥哥練習,後半小時換弟弟上場。
教練依舊很嚴,不時低聲喝斥一聲,再極有耐性地糾正弟弟打球的姿勢。
由於教導打球的時候我就在鄰桌,喝斥聲雖低,但歷歷在耳,經常弄得我的心情都不愉快。
我都如此,你能想像那位學生──弟弟的心情嗎?
學不到幾次,弟弟原本學打球的熱情煙消雲散,之後的態度與哥哥如出一轍──面無表情,動作懶洋洋!
除了這兩位小兄弟,常來打球的球友中有一位老先生,他總是把自己的小孫子帶到球場。
想必孫子年紀太小,小到連幼稚園都進不去,這才必須由祖父照顧。
來到球場,祖父打球,小孫子做什麼?他隨身帶了一顆小足球,閒來沒事便放到地上,自己胡亂踢來踢去。
偶爾祖父利用休息空檔陪他踢球,兩個人各站在空地的一邊,孫子一腳踢過去,祖父一腳擋回來。
踢球的過程十分安靜,我從不曾聽到祖父教導孫子什麼是對、什麼是錯。
反正就是靜靜地、沒有壓力地陪著小孫子踢球。
幾天以前,我難得空閒下來觀看小孫子自己一個人玩球。瞧見他運球的動作,我暗暗嚇了一跳──如此瘦小的身影,竟然可以一邊前進,一邊左轉身、右轉身,把球盤在腳邊不漏失!
我到今天都沒有這個能耐。
目睹他的腳功,我幾乎有一股衝動想要跟那位祖父說:好好把你的孫子送給專業教練學習……;才想到這,便記起那位盡職的乒乓球教練,熱絡的心頭頓時像被澆了一大盆冰水。
也因為有此心境轉變,於是產生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。
所有小孩天生都喜歡活動、喜歡遊戲、喜歡創造……,不必教,他天生有此能力。
好比說踢球,哪一個小孩會不覺得把球踢來踢去是一件有趣的事?
又好比說繪畫,哪一個小孩不喜歡拿起畫筆在牆上塗鴉?
縱然他踢不好、畫不好,他天生就是喜歡。
直到有人喝斥他:你這樣踢不對、那腳法有問題……。或有人責問他:你為什麼在牆上胡亂圖畫?
當「喜歡」變成了「功課」,變成了可能受到責罰的原由,他便會產生壓力,進而從心底發出一股反抗的力量!
從此,他就再也不喜歡了。
與其如此,何不讓他自由自在、毫無壓力地學習?
什麼是學習?
不過就是「遊戲」的一種,它的本質是「玩」。
特別是很年幼的孩童。
一個能在「自由自在、毫無壓力」環境中玩大的孩子,他必定「不會失去」上帝賦予他的創造力!
他是私人教練,計時收費,據我了解,每小時要價台幣一千元。
可能是收費不低,所以教練頗為盡職,他的學生只有一位,年齡約八、九歲。
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,我十分肯定這位學生毫無學習意願。因為每次打球他都是面無表情,動作懶洋洋。
我實在不明白,假如不喜歡打球,為什麼要花錢請教練?
當然,我也看得出來,不是這位學生自己想學,而是他母親的要求。
每次練球時他母親都會陪同而來。此外還有一個弟弟,大約年輕兩、三歲,或許因為年紀太小,所以沒有跟著哥哥一起學習。
不過這位弟弟充分表達了對乒乓球的愛好。
每次哥哥練球,弟弟便跑前跑後幫忙撿球,偶爾還拿起球拍自己胡亂揮幾下。
從弟弟的表現我明白,喜歡打球是人的天性。
打球是一種遊戲。
哪個小孩天生不喜歡遊戲?
我相信弟弟的意願不僅我看得出來,他母親也看得出來。
大約一個多月以前,每天一個小時的教球時間分成兩段,前半小時哥哥練習,後半小時換弟弟上場。
教練依舊很嚴,不時低聲喝斥一聲,再極有耐性地糾正弟弟打球的姿勢。
由於教導打球的時候我就在鄰桌,喝斥聲雖低,但歷歷在耳,經常弄得我的心情都不愉快。
我都如此,你能想像那位學生──弟弟的心情嗎?
學不到幾次,弟弟原本學打球的熱情煙消雲散,之後的態度與哥哥如出一轍──面無表情,動作懶洋洋!
除了這兩位小兄弟,常來打球的球友中有一位老先生,他總是把自己的小孫子帶到球場。
想必孫子年紀太小,小到連幼稚園都進不去,這才必須由祖父照顧。
來到球場,祖父打球,小孫子做什麼?他隨身帶了一顆小足球,閒來沒事便放到地上,自己胡亂踢來踢去。
偶爾祖父利用休息空檔陪他踢球,兩個人各站在空地的一邊,孫子一腳踢過去,祖父一腳擋回來。
踢球的過程十分安靜,我從不曾聽到祖父教導孫子什麼是對、什麼是錯。
反正就是靜靜地、沒有壓力地陪著小孫子踢球。
幾天以前,我難得空閒下來觀看小孫子自己一個人玩球。瞧見他運球的動作,我暗暗嚇了一跳──如此瘦小的身影,竟然可以一邊前進,一邊左轉身、右轉身,把球盤在腳邊不漏失!
我到今天都沒有這個能耐。
目睹他的腳功,我幾乎有一股衝動想要跟那位祖父說:好好把你的孫子送給專業教練學習……;才想到這,便記起那位盡職的乒乓球教練,熱絡的心頭頓時像被澆了一大盆冰水。
也因為有此心境轉變,於是產生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。
所有小孩天生都喜歡活動、喜歡遊戲、喜歡創造……,不必教,他天生有此能力。
好比說踢球,哪一個小孩會不覺得把球踢來踢去是一件有趣的事?
又好比說繪畫,哪一個小孩不喜歡拿起畫筆在牆上塗鴉?
縱然他踢不好、畫不好,他天生就是喜歡。
直到有人喝斥他:你這樣踢不對、那腳法有問題……。或有人責問他:你為什麼在牆上胡亂圖畫?
當「喜歡」變成了「功課」,變成了可能受到責罰的原由,他便會產生壓力,進而從心底發出一股反抗的力量!
從此,他就再也不喜歡了。
與其如此,何不讓他自由自在、毫無壓力地學習?
什麼是學習?
不過就是「遊戲」的一種,它的本質是「玩」。
特別是很年幼的孩童。
一個能在「自由自在、毫無壓力」環境中玩大的孩子,他必定「不會失去」上帝賦予他的創造力!